Friday, December 16, 2016

關於自駕旅行


自駕旅行的一點點感想




我不喜歡駕車,但切很喜歡駕車旅行。
所謂的馬路旅程,road trip,永遠是讓我嚮往及無限期待的。
談起我的馬路旅程體驗,就得回溯到我擁有第一輛車Toyota Corolla,承續父親的交通資產,那是一輛舊式的豐田,還記得車牌是KE 7312,冷氣機是自裝上去的,車身堅硬如鐵,陪著我在Batu Pahat工作的那段日子。
我依然記得第一次的馬路旅程是駕著老豐田到吉隆坡去找朋友,過後陸陸續續南下到麻坡與新山,但第一次真正駕車旅行是從Batu Pahat駕車越過柔佛中部的山脈通往Mersing,那是我工作後第一次的單身旅行,目的地是刁曼島。
後來我北遷到檳島開診療所,最後在這個島城落腳定居下來;再後來就結婚了,開始時和伴侶駕車到本地景點旅遊,到東海岸,到馬六甲。至於國外的馬路旅程就得等到孩子稍微長大後從檳城駕車到泰南的Krabi和Koh Lanta,去年到澳洲的時候也租了車在悉尼與墨爾本駕駛兜風,最後一次就在上個星期駕車到泰南去。

至今還是不喜歡駕車,但對馬路旅程是越來越喜歡了。
喜歡馬路旅程是因為那時一段分分秒秒都能和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光。
喜歡馬路旅程是因為可以盡情享受旅遊的自由愉悅,在任何一個時候一個地點,都可以把車停下來,喝一杯咖啡,品嚐一塊蛋糕。
喜歡馬路旅程是因為大家可以在局促的車廂空間裡嬉鬧,說笑話說廢話,諷嘲甚至糾罵,大家可以一起分享同樣的情緒,同樣的喜怒哀樂。
喜歡馬路旅程是因為可以親身穿越每一幅旅途的風景,可以親身走進每一個隱秘的角落,不是只從遠處速速遙望,或在高空錯過大地可能奉獻的漂亮景緻。
最重要的,喜歡馬路旅程,是因為我妻子,女兒與兒子的陪伴,是因為它讓我感到愛的深沉喜悅,那股一起討論,一起決定的互動,讓我感到一個家的完美。

也許我還是不會喜歡駕車,但我知道我會永遠喜歡馬路旅程。




Monday, December 5, 2016

遙望家鄉




在象嶼山的稻田邊遙望迷都,清晨多雲,天邊只有常常一抹紅色靄光


米都高樓稀落,日萊峰在遠處靜臥,碎雲的髮絲輕輕觸摸她的額頂





Friday, November 25, 2016

南半球雙城記:悉尼與墨爾本 (14完)

30.12.2015

Geelong的早晨真的很冷,我穿了三件衣服和一件夾克走出去。
Motel的對面是河岸公園,公園中央本來是一座淡水湖,但夏季的來臨導致湖水乾涸,只見到湖底已經乾裂的泥濘和湖岸旁的貓尾茅草。由於氣溫很低,濕度很高,所以草地上都殘留著一層飄渺的薄霧,遠處望去還的確顯得有點撲簌迷離。公園的另一邊就是河流,河水湍急流過,霧氣輕薄地在河面上飄舞,隨著河水急急流過。河的另一岸是樹木密集的叢林,公園與河岸都有人在慢跑或遛狗,河中有人正極力划著皮艇,只可惜夏季過於乾旱,所有花草樹木都呈露褐黃的色彩,不禁叫我想像春天那幅蓊蔥翠綠的景緻會是什麼模樣。
我四周走了一會,便返回Motel的小屋,叫醒孩子準備10點之前退房。
離開之前撥電到Geelong不遠的農場詢問關於騎馬的課程,結果還是課滿了,兒子又再失去騎馬的機會。然後就想到不如去衝浪吧!詢問一下一名當地人,她建議Torquay, 但Torquay太遠了,下午還要趕去Avalon機場,是好地點但不是好選擇。然後她又說Ocean Grove也不錯,離開市中心只有半小時,所以就決定到那邊去。在路途中兒子先上網查詢附近的衝浪學校,結果找到一家座落在那座海灘一間咖啡館的前面。抵達Ocean Grove的時候已將近10點鐘,走下人潮擁擠的開闊海灘便看見一家衝浪學校的廣告牌,播了電話過去詢問,原來第一堂課已經開始了,第二堂課是一點鐘,太遲了,恐怕趕不及搭飛機。兒子聽了又是大失所望,我還是沿著海邊走下去,竟然又看見另一間衝浪學校的卡車,詢問一下第一堂課會在11點開始,時間恰當,學費也不貴,兩小時收費50澳幣,包括所有需要用到的工具。
就這樣的兒子便上了他這一生第一堂衝浪課程,女兒切怕曬不肯跟隨。












正當兒子在沙灘上握著滑板躺下起身時,我們三個人就躲在咖啡廳裡泡冷氣,先點了一些咖啡甜點來吃,女兒忙著滑手機,我和妻子便翻閱一些雜誌。從咖啡廳了可以觀望外景,顯然的沙灘上的人潮是越來越擁擠了,一眼看去可說是萬頭攢動,各層年齡的戲水者佔據整片廣闊的海灘,原來澳洲人就是這樣渡過夏季的假期的。12點左右我們便點了午餐以便可以繼續呆在咖啡廳裡,外頭的艷陽高照,這是沙灘上唯一的一間營業餐館,所以生意非常火紅,還一些座位都已經被預訂了。
很快的兩個小時便過去了,兒子扛著比他還高的滑板從沙灘上穿過人群走回來,經過兩個小時的夏日暴晒,兒子彷彿黑了一圈,但臉上切掛著笑容,儘管可以揣測他可能都無法確實在浪頭上滑過5秒鐘,但他說已經可以站立在滑板上了。
也許這樣就已經足夠滿足他的滑浪願望了吧。

Ocean Grove便成為我們這次澳洲之旅的最後一站,滑浪成為兒子的最後一個活動。
吃完中餐,我們駕完最後一段路程回到Avalon機場,退了車,我們搭上返回悉尼的飛機。最後一個驚喜是飛機就快降陸悉尼機場時,它飛過悉尼都市上空,讓我們有機會再遠望最後一次大劇院和悉尼港大橋。
當我們再次踏入亞航的飛機時,基本上我們的澳洲之旅已經寫下了一個美麗的句點。

(全文完)

Thursday, November 24, 2016

南半球雙城記:悉尼與墨爾本 (13)

 29.12.2015

清晨醒來,在Blue Whale Motel房間的後窗可以看見遠處的海洋,六時許的天色已經完全明亮,我輕悄地離開房間朝著海洋的方向走去。走過幾排的私人住宅,我來到一座墳場,越過墳場旁的馬路就是Hopskin河岸,由於早晨的溫度很低,河面上依然漂浮著稀薄的霧氣,飄渺虛幻地隨著流水的河面上移動。河畔停息著一輛巡遊河流的船艇,小河港上有三個清晨垂釣的年輕人,釣竿鎖定在一旁,各自輕聲交談,窄位走動來暖身。
這就是澳洲人一個悠閒生活方式的縮寫,清潔的環境,潔淨的空氣,還有就是河流,近乎不受任何污染,水質清澈如洗。


















沿著河岸走下去便來到市鎮最古老的水上木屋,現在是一家著名的西餐館。在木屋附近發現一條河邊小道,我就沿著小道走下去,走過一些河岸的屋子,燦爛綻放的花叢,河邊的休息亭子,亭子內擺著燒烤的工具,最後走到另一條大路,也就是Hopskin河橋的一端。這是已經是早晨7點左右,我開始碰見出來釣魚或遛狗或晨跑的本地人,也看見好幾個慢跑著轉入馬路對面的另外一條小道,我也就跟著走進去。
這條小道就這樣引領著我來到市鎮的另一個觀景點, Point Ritchie。這裡是慢跑到的終點,也是古時候在這裡生活的土著集聚的地方,所以是一個充滿歷史意義的地點。在這裡可看到一座沙灘,也是河流匯入海洋的交接處,但當時正是退潮時刻,導致河海之間露出另一端沙灘,變成一旁是浪濤咆哮的海洋,另一旁切是靜止如鏡的河水,還有人在河口旁訓練狗兒下水取物。
我從小道旁的梯級走下去海灘,沙層很厚,沙粒也很細,走向海邊便會看見整座海岸。其實這座海岸很長,沙灘也很遼闊,剛剛升起的太陽灑下金色的光芒,一眼望去可看見寥寥無幾的幾個人影,由於海浪澎湃洶湧,所以遠處還可看見一群衝浪的青年。在這觀景點的海灘,還可以看到一些形狀怪異的岩石,甚至還有一座巨大的岩石獨自臥躺在沙灘上,它的外形從側面看去就想一隻蹲著的獅子,孤獨地遙望著那神秘叵測的海洋。












回到Motel已將近8點鐘,兒子一直吵著想騎馬,詢問一下獲知附近就有一座馬場,提供一些沙灘騎馬的活動。只可惜抵達馬場的時候,早晨的第一批報名者已經出發了,所以只好掉頭回去Warrnambool市中心。Warrnambool比之前的海岸市鎮大得多,人口也有好幾萬,儘管如此在主要的商業中心也只有一條主街,由幾條橫街交叉切過,所以只要轉幾圈就走完了。由於我們可以在午餐過後才趕回Geelong, 所以便決定到Flagstaff Hill參觀。
Flagstaff Hill坐落在一座小山坡上,它其實是一間巨大的海事博物館,展示所有關於海事及航海的東西。它佔據了整座山坡,範圍很大,需要購票進入,是Warrnambool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入門之前,手持成人票都會分發一包飼料,讓孩子過後在裡面餵食雞鴨。這個以海事為主題的公園呈現了與海港有關的事物,包括燈塔,船隻的結構,打鐵的商店,水手喜愛光顧的酒吧,理髮院等等,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可以增加知識的不錯景點。公園裡邊也豢養不少家畜,如綿羊,乳牛,雞鴨,甚至黑豬,孩子又可以飼料餵食它們,近距離與這些動物接觸,讓他們興奮不已。

12點左右回到Motel, 有點吃驚地看見櫃檯前的服務人員竟然正把我們的行李搬到門外,上去詢問一下才知道Motel都是10點就要退房,第一次下榻Motel還以為和酒店一樣都是12點退房,所以連忙三番四次地不停道歉。我們就這樣有點落荒而逃地離開Blue Whale Motel, 過後到市中心找了一間泰式餐館吃中餐,大約兩點左右就離開Warrnambool返回Geelong。就這樣的我們又轉入返往Port Campbell的大海洋之路,其實這段從Warrnambool到Cape Otway的大海洋之路被稱為Shipwrecked Coast, 所謂的沉船海岸。據說古時候有六百多艘船只在這海岸外沉沒,因為這裡是南方海洋,海濤非常巨大洶湧,航行狀況惡劣險峻,所以許多試圖經過這個海域的客商船只都身陷此地,因此得名“沉船海岸”。














經過Cape Otway之後來到的第一個景點是Bays of Martyrs, 殉道者之灣。這個海灣的景色和12門徒一樣壯觀,升高攀天的山崖懸壁沿著海灘開屏,從碧藍色的海洋浮起一座座巨大無比的岩柱,與12門徒的岩柱相比,這裡的岩柱比較寬大但矮短,多數的岩柱表面都長著細葉的矮小叢林,所以遠處看去就像一座又一座的石島漂浮在水面,雪白色的浪花不斷地圍繞著岩柱接觸海面的部位盛開,在充滿動感的海浪之間擺盪,凋謝。
離開了殉道者之灣,因為女兒急著上廁所,所以我們便拐入Peterborough鎮, 這確實是一座臨海小村,主街只有短短的一條,商店沒超過5間,其他的住宅就由幾條馬路連串起來。這座小村有一個觀景地點,在哪兒可遙望美麗的海灘,奇形怪狀的海邊岩石,當然也可觀看遠處的巨大海角。海水非常清澈,清潔不在話下,孩子忍不住赤足走下去浸腳,他們都喊叫水很冷!












離開了Peterborough, 我們抵達了另一個景點,拱形洞,The Grotto。
這個景點最特別的地方是其中一座岩石牆被海浪長久的衝擊而穿了一個大洞,洞頂還完好無損,所以遠處看去就像一座很短的土橋,有旅客跨過欄杆越過這座土橋走到懸崖旁拍照。沿著木樓梯,旅客可以爬下去走到拱形洞前面的瞭望台;如果越過瞭望台的圍欄,就可以穿過這個拱形的岩石洞來到一座小積池,還有就是退潮之後留下來的滯水地帶,也可看到高聳的山崖壁,深藍色的浩瀚海洋和強巨的白色浪花。
看過拱形洞,我們繼續往Geelong前進,但很快的又看到另一個景點牌示,倫敦橋,London Bridge。倫敦橋其實是一座伸出海洋的尖形海角,據說之前在海角的尾端有兩個拱形洞,所以從遠望去就像一座橋一樣。後來大洞的頂部崩塌,一座海角分裂成兩段,尾端的那段就變成一座三角形的小島,留下一座與內陸分隔的岩石島。

看過倫敦橋,我們便抵達Port Campbell,那時就已經是5點左右,我們找了一個地方停車,走到市鎮內的小海灣前面的一間咖啡廳喝下午茶。陽光雖然依舊強烈,但不灼燙,海風刮得很緊,也有點冷,所以就算坐在室外也感覺非常舒服。這裡的海灘不大,兩旁都由伸長出外的海角維護著,沙灘上有不少人在游泳和戲水,孩子在追逐嬉鬧,成人有些在做日光浴,大家都在盡情享受夏季的溫暖時光。
喝過下午茶,我們繼續返回Geelong的路程,但還有最後一個景點不可錯過,那就是海灣峽谷, Loch Ard Gorge。這座海灣峽谷座落在離12門徒不遠的地方,它其實是一座不算很寬大的沙灘,特別之處是沙灘的兩旁挺立著兩道巨大高聳的海角山崖,正像兩座龐大的山牆伸入海中,互相逼近的尾端留下一個狹窄的海口,海口外的海浪先拍擊一座山壁,然後才沖向海灘,所以可以感覺這裡的海浪氣勢格外猛烈宏偉。如果沿著樓梯也可走下去沙灘,站在海灘上觀望,就彷佛看到兩道圍牆正要緩緩關閉起來一樣,感覺非常壯觀奇特。











當我們離開海灣峽谷的時候,天色漸暗,為了盡快抵達Geelong, 我們拐出大海洋路進入高速國道,在行駛了兩個小時之後,我們終於在夜色降臨之前抵達Geelong。

(待續)


Thursday, November 17, 2016

Sunday, October 30, 2016

Thursday, October 6,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