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9, 2016

南半球雙城記 : 悉尼與墨爾本 (11)


28.12.2015

這次澳洲之旅的重頭戲就是大海洋之路, The Great Ocean Road (GOR), 也是自己最期待的一個行程環節。我安排兩天來進行,第一天將慢行駕遊整段GOR, 從Torquay到Warrnambool,途中將一路遊訪一些海岸城市, 主要的有Lorne, Appollo Bay和Port Campbell。 至於景點只會停遊 Gibson Steps和聞名於世的12 Apostles,過後會在Warrnambool過一夜,隔天早上將會在Warrnambool周圍遊玩一下,中午過後返回Geelong,一路上再把其他景點看完。

這次會選在Geelong過夜主要是因為隔天需要從Avalon機場飛回悉尼, Geelong離Avalon 機場才20公里左右,比起離開55公里外的墨爾本就省了很多時間。其實在星期日就悉知GOR的森林大火,現在是炎炎盛夏,森林大火是經常發生的,而且也聽說有某路段已經被逼關閉,心裡祈求不要關閉整段大海洋之路就好了。

今早還是一樣早醒步行到Dockland去,從公寓走到那邊其實不很遠,大約15分鐘就抵達了。途中會經過Southern Cross火車站,這是一座重要的樞紐站,從墨爾本國際機場Tullamarine Airport通完市區中心的地鐵站就坐落在這裡。越過幾條馬路,走過幾條街,我就走到Dockland,它其實就是一座海港,周遭都是高聳沖天的建築物,一些巨大的住宅與商業工程還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由於時間還早,隨意走了一會也看不到什麼人影。可能是去錯了地方,也可能Dockland就只是這個樣子,我只是逗留了稍會便走回公寓了。












9點左右我們便退房離開了墨爾本,也許是聖誕節連接元旦的長假,交通相當順暢,我們很快的就進入前往Geelong的高速公路。那天天氣晴朗,雖然陽光猛烈,但溫度其實還蠻低的。高樓密集叢生的墨爾本漸行漸遠,都市郊區的房屋疏散零落,都是一些面積很大的農場,景色宜人。車子行駛了1個小時左右,我們便看見轉入大海洋之路的招牌,第一個海岸市鎮是Torquay, 也是大海洋之路的起點。

大海洋路其實就是沿著澳洲東南部的海岸建築的公路,起點是Torquay,終點可說是Warrnambool,間中由許多漂亮的大小市鎮連串起來。整段公路的地勢有時是山巒在一旁,另一旁是海灘; 有時是平坦的低矮灌木叢,邊沿就是從天墜落的懸崖山壁,山壁腳下就是一片醉藍的浩瀚大海;也有一段從Apollo Bay到Joanna是內陸公路,沒有海景可看,只有一望無際的草原與山坡。為了讓旅客觀賞海岸的自然地理景象,當局在特選的地點建設了瞭望平台,這些兼做為歇息站的瞭望平台設有停車場,甚至公廁。至於聞名於世的12門徒石灰塔,當局建築了資訊中心,提供各種遊覽服務。包括住宿,直升機空中遊覽和其他基本設施,可說是非常周到。還有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景點都沒有收費,泊車和使用公廁都一列免費,想起前幾年到雲南遊玩那種連進入一間普通老廟都要付費的情形,現在我才明白為何人人都想來澳洲旅遊。











Torquay是一個衝浪天堂,路過哪兒的沙灘時就會看見人潮洶湧地擠滿海邊,戲水,游泳,衝浪或玩帆船,大家都在享受這片深藍色的海洋與清淨無雲的天空。我們在Torquay的外圍看到一個觀景點,便把車停下來,在瞭望平台觀賞海灣的岩石海岸,碧藍的海浪,雪白的浪花與潔白的沙灘。
類似的優美景象其實才剛剛開始,好戲還在後頭呢!
離開了Torquay,11時左右我們抵達另一個市鎮, Anglesea。由於今早八點就吃早餐了,所以決定停下來找一間咖啡館喝早茶。可能是假期的關係,市鎮的馬路車流量蠻高,我們緩慢駕駛了一會兒便來到一座靠海的鹹水湖的停車場,把車泊好,越過馬路來到一間咖啡店叫一些甜點和飲料。咖啡店內也擠滿了顧客,假期可能都是這種狀況,本地人加上外來旅客的歡樂心情,每個人都沉溺在度假的氛圍裡。吃完遲來的早點,我們到對面的湖邊走走看看,過後便繼續我們的行程。












當車子逼近Airey Inlet的時候,從遠處便可瞥見一座燈塔,這就是所謂的SplitHead Lighthouse,,也是旅客喜歡停留參觀及賞景的地方。我們當然也跟著玩進去把車泊在停車場,從停車場就可看見巨大的燈塔挺立在眼前,但走過去還有一段大約100米的路,儘管太陽炙熱,但還是可以看見旅客成群結隊地行走。
這是一座沒有開放的燈塔,我相信已經被遺棄,也沒有任何人接管與處理,只是一座孤單的燈塔,一路上兩旁都是私人住宅,還有一間小商店兼咖啡館在做遊客的生意,儘管艷陽高掛,露天的位子都坐滿了人,喝咖啡或飲啤酒,還有孩子四處亂跑灌叫。其實來到這裡,燈塔並非是主要景點,吸引遊客的是當局在這裡建了好幾座瞭望平台,雖然一眼望去的視域裡不外是藍色的天際,藍色的海洋,翻滾的海濤與皓白的碎浪,還有就是伸凸海岸的海角,但在這裡就可瞥見12門徒的前戲,因為除了可以看見表面凹凸不平的猙獰山崖峭壁,還有就是孤單矗立在海岸外的浪蝕岩柱,所謂的海中孤峰。












岩柱原本是海角最尾端的一部分,經過數万年的風吹雨打,還有海浪的衝擊,海角的尾端底部有時會被浪水擊穿成一個洞形的岩石拱橋;再過數万年,橋身或頂端會斷裂,另一端的岩石最後與海角脫離,成為一座單一的獨自天然地貌。所有的12門徒的岩石柱都是這樣形成的,又經過了數万年,這些岩柱最後也會在狂風,暴雨與巨浪的摧毀之下斷裂坍塌,沉入海底。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12門徒只能看見8門徒,而這些8門徒最終也會自然地全部毀裂,消失。在這裡我們看見第一座岩柱,這岩柱不是很高,但它給遊客們一些對12門徒的概念。
我們在這裡停留了半個小時左右,天氣實在太炎熱,便買一些冷凍飲料與糕點來吃。

離開了Airey Inlet,我們來到一座較大的城鎮, Lorne.

(待續)


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6

南半球雙城記 - 悉尼與墨爾本 (12)

28.12.2015 (2)

進入Lorne的時候就看見“前面道路關閉”的告示牌,我們繼續前進,經過熱鬧的市中心, 喧鬧的海灘,交通緩慢的馬路,一排排生意火紅的商店餐館,最後來到“盡頭”,那就是馬路被關閉的地點。在哪兒看見幾輛警車停在馬路中央,攔住其他車輛的去路,當然也擺放了好幾架“道路關閉”的告示牌,由於森林野火,從這裡到Apollo Bay的路段全面禁止行駛,一名警員說:“你們得用內陸公路到Apollo Bay去。”

本來想依從警員的指示尋找內陸的公路,結果兜來兜去都沒著落,反而白費了15分鐘,最後只好轉會Lorne市中心的資訊中心詢問繞道路線,原來是需要從另一天道路通過山區前往Dean March, 過後再經過Forrest兜回來連接上大海洋之路。我們的車子一進入內陸就是直長的馬路,它穿過人煙稀少的地域,抬頭看見的都是澳洲內陸很典型的景象,那就是綿延的山頭,一座接一座的草原,寬闊的農場與草坪,獨立式的農主住宅。公路上只有自己駕著的車,很久很久才會看見另外一輛交通工具,所以在澳洲內陸駕車的最大考驗並不是車多或是道路險峻,而是太單調無趣,如果車上的乘客都呼呼大睡的話,那更是一種駕駛煎熬。






















就是因為這樣,結果在Dean March錯失了那個轉向Forrest很不明顯的彎口,所以之後又駕了一段冤枉路才接回應走的路線,抵達Forrest的時候已經是三點左右了,當時大家都還沒吃午餐,便隨意停在路旁的一家餐館填飽肚子。用餐過後又再次上路,直到逼近Apollo Bay的時候又再次看到了海景,從Apollo Bay到Johanna不是沿海公路,那一區的地形是一座三角形的海角,馬路就在內陸直線地橫切過去,而在這個海角的最尖端坐落了一座出名的燈塔, Cape Otway Lighthouse, 也是我們下一個景點。

當我們從主要的馬路宛如前往燈塔的小路時已經將近4點左右,從轉彎口到燈塔還有20公里,小路旁都是Eucalyptus樹林,由於是夏季所以葉子都凋落得七七八八了,有好幾棵可說是光禿禿的,那些幹白色的枯枝在蔚藍的天空張牙虎爪,看起來也是一般景象。在小路上駕駛著,偶爾會看見有人停車下來,圍聚著往樹上觀看,原來是有些樹上有樹熊。駕了十多公里後,路旁開始蔓延著矮小的細葉叢林,顯示已接近海岸了。Cape Otway Lighthouse是一座由當局管理及維修的燈塔,範圍內也設立了小型的海事博物館,所以得購票進入。燈塔的圓身是白色的,設立在頂端的圍欄是紅色的,遠遠看去非常搶眼。除了海事博物館,燈塔也可以據票進入,沿著旋轉的鐵梯可以攀爬到塔的頂端走出去觀賞遠景。從這燈塔頂樓看不到岩柱,只有遼闊的海洋,還有就是兩旁長長落地海角的山壁,青翠的矮樹叢如地氈似地鋪蓋著大地,斜落的岸崖的底部就是與海接觸的岩石地,各種自然現象的磨損侵蝕在龜裂的岩石地上留下橫直交割的裂痕,當然也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礁石,任由海浪拍打。



















當車子離開Johanna朝往Port Campbell的時候,地勢明顯的變得平坦了,馬路的兩旁鋪展著矮小的叢林,海景只有當馬路高攀的時候才能看見,因為這一區都是升高的海岸,大海洋之路就建在海岸旁。從Cape Otway燈塔出來,駕了將近一小時的車程後,我們來到靠近12門徒的第一個景點, Gibson's Steps。抵達Gibson's Steps的時候已經將近6時許了,太陽已經傾斜,但還不是下山的時刻,雖然陽光沒那麼炙熱,但光線依舊有點刺眼。走在狹窄的人行道,你會看見一叢叢開滿細小白花的植物,白色小花長得非常細密,遠看就好像雪層一樣。站在瞭望台,這裡的海岸高聳而挺筆,就好像是一座巨大的山崖牆壁一樣,以90度的直角落地。下面是寬長的海灘,還有一座龐巨高大的石灰岩柱。當局在靠近瞭望台的地方建了一座陡斜的木樓梯直下到海灘,我們小心翼翼地走下樓梯,海灘的沙非常厚實而微細,踏起來非常柔軟。

這是人生中首次站在這樣的一座海灘,前面是廣袤無際的藍色海洋,翻滾的海浪洶湧地一波又一波碎擊在再談上。 從南極吹過來的風猛烈及寒冷,回頭觀望不是常見的海邊景物,沒有隨風搖曳的椰樹或販賣小食冰淇淋的攤子,在眼前魁梧地雄偉地朝天龐巨升起的是幾層樓高的筆直岩石牆壁,這只地球的牆壁,由強風與大浪用漫長的歲月建砌起來的石牆,崎嶇不平的表面,凹凸起伏的形狀與橙紅的色彩,就這樣的挺立在藍湛湛的天空下,凝望著永不厭倦地拍擊海岸的浪濤,是我這一生中看過的其中一幅最叫人震撼人心的海景!

6點半的陽光瀉落在平坦的沙灘上,在這裡可看見12門徒的第一座岩柱。
眼前是一幅近乎鬼魅迷離的景緻,在一片空闊蕩蕩的海面上, 兀然從海底浮凸一座巨型怪物般的石柱,在水汽渾散的迷濛中它看起來就像一張隨手刀割出來的剪紙,矗立在風中守衛這座長灘。孩子和妻子也走下來山壁腳下的沙灘,面對這樣的景色,他們也興奮不已,天地的自然奇觀必定會鼓動每個人雀躍的情緒,連我孩子與妻子也不列外。他們向著宏偉的海洋盡情歡呼,跟著海浪奔跑,把雙足踏入浪花中浸濕,然後拍照,拍各種姿勢的照片。










在Gibson's Steps逗留一會之後,下一站就是12門徒的資訊中心,抵達的時候已將近7點鐘,中心關閉了,但人潮依舊不減。這是整個大海洋之路最重要的一站,是每一個遊大海洋之路都不會錯過的一站,所以這座資訊中心的規模蠻大,建築設計也有點前衛,停車場寬大,足夠每一輛彎進來的車輛停泊。由於資訊中心建在公路的另一邊,所以當局還凿建了地下通道越過馬路,讓旅客安全步行到海岸旁。12門徒的沙灘沒有梯級下去,遊客只能在幾個瞭望台遠處觀看。

12門徒說穿了就是一群大小各異,形狀各別的岩柱,他們相聚在這一段海灘外,海誓山盟的互相陪伴,不離不棄的在海洋的藍色中手足相望,一座座高巨的岩石牆柱彷彿漂浮在海上,海浪永無止盡地向他們鞭擊,海風也永無止盡的向他們刮打,風與浪一點一滴地磨損岩柱的表膚,一份一寸地侵蝕他們的肉體,以肉眼無法察覺的速度雕塑12門徒不斷在變化的外形與體積,優美地體現了歲月的痕紋與力量。
這就是12門徒迷人的地方,在傍晚柔暖的太陽光線之下顯盡他們永恆的魅力。
拍了一些照片,也找了個遊客替我們拍幾張全家照,做了一些典型遊客做的事之後,時間已經來到將近7點鐘,我們還有六七十公里路要走才會抵達今晚的過夜市鎮, Warrnambool。

























離開了12門徒之後,前往Port Campbell的路上還有一些景點,但由於天色已晚,我們決定明天回程路上才遊訪了。抵達Port Campbell發現這是一座真的很小的海灘小鎮,鎮上只有一條主街,街道兩旁也沒有多少餐館,加上孩子們也還沒感到很餓,所以我們決定到達了Warrnambool之後才吃晚餐。從 Port Campbell到Warrnambool的路程相當冷清,沒有什麼來往的車輛,所以行程想但順利,我們在9時許夕陽西下的暮色中駕車奔馳,對面或後面久久才出現一些車輛,這可能就是澳洲地大人稀的美麗荒涼。
一個小時半後,我們終於抵達Warrnambool,這座市鎮可說是大海洋之路最後也是最大的城市。

(待續)


Black n white













Sunday, September 18,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