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9, 2016

南半球之雙城記:悉尼與墨爾本 (3)


認識悉尼

將近8個小時的飛行之後,睡睡醒醒之間,亞航沒有供應娛樂視頻,所以只有睡覺。在當地時間11時左右,飛機準時降陸悉尼的Kingsford國際機場。在悉尼機場的出境通關或領行李都沒有什麼大問題,半小時之後便走到抵達大廳,我們先購買澳洲的電話卡,30澳幣可以免費撥電,甚至一些海外國家也是全面,還包括5GB的上網瀏覽容量,當然妻子與兩個孩子都有免費的電話卡,但只限於給我聯繫。
過後我們走出機場時迎面而來的竟是陣陣寒風,第一個感覺是夏天怎麼會是這個樣子?前幾天聽朋友說悉尼水銀飆升到39度,今天切劇跌至20度左右,根本不像炎炎夏季,更像秋天的蕭瑟氣候。 我們在特定地點等待租車公司的接應司機,20分鐘之後司機出現了,他把我們載到離機場不遠的領車地點。










領了預租的車子,靠著兒子和waze的人機指引,我們找到了坐落在Circular Quay附近的旅館。其實找到旅館還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找地方泊車才是叫人頭疼。悉尼市政局為了環保而不鼓勵居民駕車進入商業中央區(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CBD),所以市中心的泊車費昂貴驚人,還沒來之前朋友已經”溫馨提醒“,所以心裡早有準備才不至於面臨類似的文化衝擊! 
悉尼市中心內的私人停車場一般收費是一個小時7 澳元,折算起來大約是22元馬幣,貴得叫人乍舌。市政局的路旁停車位也不多,價格會便宜一些,一小時3.50到7 澳元,但是得小心諸多條規,不然的話會隨時中槍。譬如泊車都有時限,如果牌示表明2小時,就是說只能泊兩個小時,過後一定要把車子開走,這是為了不讓駕駛者罷位。據說還不可以只是移到同一個地點的空位,交通官員會查出來你只是從一個空位移到另一個空位,至於他們如何監控就不得而知了。路旁的泊車區都沒有畫格,所以可泊或不可泊的界限只以招示牌來顯示,招示牌的位置,向左向右的箭頭與可泊時間都要睜大眼睛看清楚。還有某些泊車位還設卸貨時間,在這段時間之內只供卸貨用途,是不可泊車的,如果車子還在,很快的就會被罰款及拖走。最後如果是明示24小時泊車,並不是說可以整天停泊,而是晝夜24小時都收費!我們之後到Hyde Park的時候就差點中招,當時是隨口問了一下檢查官員,不然就踩到地雷了。
算來算去,最後我們還是選擇酒店代客泊車的服務,一天59澳元。









盥洗過後,我們步行到離酒店幾步之遙的Circular Quay,終於親眼看見自己嚮往已久的悉尼大劇院。這一個無人不知的地標,可說是世界上被攝影最高次數的建築物之一,她在深藍的天空底下彷彿是一只龐巨的蚌殼,米白色的外殼折射著尖銳的芒刺,叫人直望而炫目,叫人凝視而震撼,這就是一座偉大建築物的無窮魅力,魁梧地蟄居在悉尼港的海口,永遠散發一種宏偉的光芒。
悉尼大劇院之美並非只是她的設計,最主要的還是她的位置。她像一枚上帝鑲嵌在港口的耀亮明珠,湛藍的海口環繞着她,帆船緩緩漂過,繁忙穿行各港口的渡輪漂過,龐大的豪華客艇漂過,讓悉尼大劇院煥發的不只是止靜的美,而是她的美還充滿著動感的旋律。
當然還有就是與她終身相許的伴侶 - 悉尼港大橋, Sydney Harbour Bridge.
這是一座全鋼拱橋,弓形的設計與兩端巨大的扶持石墩構成她的特徵。他橫跨河口的位置就正巧與悉尼大劇院遙遙相望,如果有錢又有膽量還可以爬上去她兩旁的拱形建築遙望整座悉尼的城市,由於時間緊湊,聽說費用也不菲,所以也只好取消這個主意。

(待續)




Wednesday, April 27, 2016

南半球之雙城記:悉尼與墨爾本(2)

追機驚魂

22.12.2015

預定的計程車準時在4點鐘抵達門口,行李搬入后車廂, 人和背包進入車內。與相識的司機寒暄了幾句,車子離開了家門前。5 分鐘過後,妻子驚覺手機遺丟在家裡忘了拿,計程車又倒回去,來來回回就多花了10分鐘。其實也沒有什麼耽誤,只是自己心裡納悶一貫謹慎的妻子怎會出了這樣的包,彷彿在暗示某些不愉快的事正在醞釀中。

抵達檳城國際機場其實還很早,行李托運完畢,大家還有時間到餐館吃點東西。7點45分左右進入候機室,發現飛機還沒來,心裡也不覺得怎樣,反正亞航的班機都是緊湊銜接的。
大家便坐著滑滑手機,妻子看看書,等著等著8點15分還不見飛機的踪影。
心裡想肯定是延誤了,準時8點25分起飛應該是無法實現了。
不久播音機就傳出了讓人很不舒服的消息,飛機延遲至8點55分。
我心裡暗地裡計算飛機最早10點才會抵達KLIA2, 前往悉尼的飛機起飛時間是11點35分,剩下的一個半小時剛剛好讓我們領行李,然後又再一次辦登機程序與行李托運,過後還要通過移民出境,才可以前往候機室。
我和家人說到了KLIA2之後就要走快一些,因為我曾降落這座剛竣工啟用不久的第二機場,已經領教過它的規模之大,這也顯示從一個點到另外一個點的距離之遠。後來所發生的實事不只是快走那麼簡單,我們個個幾乎是衝着跑着來追趕飛機的。

從曼谷飛來檳城的飛機遲到了將近40分鐘,加上技術問題的再次耽誤,飛機離開機場是已接近9點30分了,這就意味著它可能10點30分左右才會抵達第二機場,那麼我們只剩下一個小時左右來下機,領行李,再次辦登機手續,行李托運,然後出境.....我在機艙裡越想越不安,祈禱著千萬不可錯過飛往悉尼的班機。
從檳城飛往吉隆坡的路途中,我那不舒服的感覺轉變成了焦慮,很是擔心如果再有任何延誤,可能將會真的等不了前往悉尼的班機了。在忐忑不安的心情之下飛機10點35分著陸,我和妻子決定兵分兩路,我先快步衝到亞航的櫃檯辦理登記手續,妻子和孩子到行李帶領處等行李,心想只要能辦到登機卡就安全無事了。

所以一跨出機艙,我是以近乎慢跑的速度衝到抵達大廳,那段距離就像是這一生中最遠的一段路,轉左拐右,上下樓梯,終於找到這班航班的登機櫃檯,那時只剩下30分鐘左右,所有的乘客已經進入候機室,我匆忙地來到服務員的面前時,臉孔無奈的表情是近乎祈求,因為15分鐘前登機程序已經截止了。
幸虧服務員也知道檳城的班機延誤,當他把四個人的護照接過去的時候,我鬆了一大口氣,之前的憂慮即刻一掃而空!等到行李出來,妻子與孩子急忙地拉到櫃檯來托運,然後通過出境關卡,從關卡彷彿是走了10公里的距離,最後抵達登機門,乘客正徐徐列隊進入候機室登上飛機。
我的衣服濕了,又乾了,大家經歷了半小時的折騰與衝撞,終於踏入飛往悉尼的機艙。

(待續)




Friday, April 22, 2016

南半球之雙城記 :悉尼與墨爾本 (1)

澳洲之旅



澳洲可能是我最早聽過的遙遠國度。
中學時期就听到某某家境富裕的同學遠赴澳洲求學,後來高中畢業後更是聽到朋友一窩蜂申請澳洲大學就讀,每年中學的畢業刊裡都會讀到在澳洲深造的校友來函,當時很是十分嚮往這個國度,但也明白自己家境的能力,所以很快的澳洲求學夢就做完醒來了。

之後自己有能力出國度假時,很奇怪的是澳洲都不會是自己的首選,彷彿說起到澳洲遊玩就提不起勁似的。這很可能是歸於本身的古蹟迷戀症,對歷史的瘋狂與一切古舊事物的想像,像澳洲這種“新創”的國家,真的很難獲得我的青睞。

直到這一兩年,兒子進入中學,女兒也升上高中,由於他們兩都沒進入政府學校就讀,自己也不得不開始考慮他們未來深造的國家,澳洲就這樣的在腦海裡浮現。這次某成分是為了激勵孩子精進求學,想想帶他們來看看一些他們有機會深造的城市也可能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所以十月尾的一天,我就對妻子說: 今年帶孩子到澳洲玩玩吧!

儘管經濟前景不被看好,加上馬幣不斷貶值,我還是狠下心開始安排一切行程,有時一些事情真的是不能等,等了等就錯過了。這次只能來回遊玩11天,在飛機上花掉兩個晚上,所以在澳洲只有八個晚上,因此只能選擇兩個城市,當然就是悉尼與墨爾本。自己也開始在網上瀏覽那些在悉尼與墨爾本值得參觀的市內與郊區地點,由於時間並不是十分充裕,所以只能挑選性的圈定幾個重點旅遊勝地,比如靠近悉尼的藍山(Blue Mountain)和皇家國家公園(Royal National Park), 而墨爾本肯定是大海洋路 (Great Ocean Road),而且最重要的是這次決定全程自駕,這是本身不曾嘗試過的,可說是一種旅行的新挑戰。

時間飛逝,很快的便來到年終十二月,孩子在興奮的期待中便等到出發的那一天。

(待續)




Wednesday, April 20, 2016

旅遊地方志 :麗江,玉龍雪山

麗江,玉龍雪山的故鄉 (2014)
來到麗江,只要你進入市中心的古鎮,從任何一個地方抬頭遙望,很大的可能性你就會看見一座白雪峰頂的巨山,那座山就是玉龍雪山。玉龍雪山旅遊區離麗江市大約一個小時左右,從山腳可乘搭纜車上到山頂,那是一座高4506米的山峰,大家都會準備氧氣筒,預防高山症,兒子就在這裡患上高山症,又暈又想嘔,儘管山峰景色宏偉,藍天白雲,白皚皚的積雪在猛烈的陽光下折射著刺眼的光 芒。但對他來說,這是的噩夢!


































Thursday, April 14, 2016

旅遊地方志:慕尼黑, Munich


慕尼黑, Munich (2010)


當年其實我沒有停留慕尼黑太多天,依記得乘搭火車抵達慕尼黑的時候已經是傍晚,入住酒店之後天色已暗(冬季在德國5點之後就入夜了)。我詢問一下櫃檯服務員那裡是城裡的熱鬧區,她說右走下去就是Marienplatz, 所以我在細雨中步行到哪兒。這裡是慕尼黑最大的露天廣場,也是新市政廳的坐落地點,它建於1867年,風貌呈現強烈的歌德复新格式來建造,不只宏偉壯觀還顯示一種古典美。我在廣場四周走走看看,找一間小餐館吃晚餐,由於天氣又濕又冷,廣場燈光也不夠明亮,我拍了幾張照片就走回酒店休息了。
隔天一早,我也是走到那邊到處遊逛,走到一座城市中心的公園,很驚訝的發現這座公園面積很大,公園內的樹木還呈現秋天的顏色,有小橋流水,也有一些小庭院讓遊客歇息。過後,我乘搭巴士到Nymphenburg Palace, 它是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物,以往是Bavaria區領導人的夏天住宅,現在已成慕尼黑最著名的旅遊景點,整座皇宮與公園佔地490英畝,可說是慕尼黑裡最大的皇宮公園,公園內充滿各種雕像,噴水池,古老的樹木,湖泊與河流,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景區。









































Tuesday, April 5, 2016

短文 : 清明時節


清明




祖父祖母已往生多年,兩人都土葬在Bukit Pinang的墳墓場,那是一座離米都大約20分鐘左右的義山,一旁倚靠著小山坡,另一旁則是平坦的稻田。我們從小就曾經跟著祖母到座落在義山對面的私人墳地掃墓,至於是替誰掃墓也記不得了,只記得那座墳墓就在一個親戚屋子的後面,周圍沒有其他人的墳墓,所以這種“專屬”掃墓方式感覺很特別,至今難忘。
後來祖母往生了,這樣的“專屬”掃墓也就跟著終止。
現在依然繼續的是到公墓場地掃墓,只是這種與活人“爭搶”掃墓的情況就沒那麼特別了,甚至可說是還有點惱人。

我每年都盡量回去掃墓,尤其是這幾年父母親已年邁,要他們自己駕車到義山去加入這種“爭搶遊戲”,說起來還是有點吃力。清明那天,今年如往常一樣一大早就要醒來,六點半的天色還是黑漆漆的,我們就準備好出門了。路途上花了15分鐘左右,就在逼近義山入口的路上,從遠處就可看見不少明亮的車後燈已經在前方速速移動,如果你以為自己早到,那等你發現有些人已經清明完畢準備離開的時候,你才知道“一家還有一家早”。
清明早到是有堅實的原因的,第一遲到會塞車;第二塞到停車場來還會找不到泊車位,有時還需要與他人搶位子;第三找到泊車位了才發現已經人山人海,離要掃墓的墳墓又遠,前往墳墓的羊腸小道又寸步難移,實在是麻煩萬分。最慘的是掃墓完畢切碰上“高峰期”,有時進出口會塞得進退不能,卡在那邊無法動彈,因為大家都搶著回家。
所以清明的第一要則是“早”,所以大家都趁早。

今年天氣炎熱無雨,所以就不必擔心祖父母的墳墓會積水,至少省了一個“掃水”的煩惱。往年如果碰上清明時節大雨一兩場,祖父的墳墓由於建築欠妥而導致墓前會積水,有時水位實在太高,我們都只好弄來兩個木箱子擺在墓碑前,然後把所有的拜祭物品放在上面,看起來還蠻奇怪的。但是沒雨也有沒雨的苦惱,那就是塵土飛揚,由於祖父的墳墓就在小路旁,車輛來回川流不息,掀揚起來灰塵也叫人有點難以忍受。
祖父母的墳墓從清明節一開始就會連續不斷有親戚來拜祭,因為大家都無法共同在同一天前來祭拜。今年我們,通常是父母親與五叔家人,可算是最遲的一團,之前表哥與四叔也祭拜過了,所以我想祖父母一個清明節就多天連“吃”多餐,如果真的是來“吃”這麼多次還真的是
有點難受。祭拜了大伯公,大家就開始祭拜祖宗,燃了蠟燭,插了香便一起聊天等待。今年我們是最後一家掃墓所以就得按冥紙,那是一種白色與黃色貼在一起的紙張擺放在墳背上,還得以小石子或香柱按插著以免被風吹掉。

義山另一邊的小山坡正好是日出的地方,所以祖父的墳墓都會一直處在山坡的陰影裡,直到八點一刻左右,升起的太陽就會光芒萬丈的開始照射過來,也顯示是掃墓結束的時刻。掃墓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焚燒金銀紙,還有一些衣服鞋子的剪紙,當然少不了一疊疊幾千萬的冥錢。幾年來母親信奉佛教,所以盡量不燒太多類似的“紙張”,由於自古多年都會燒,現在如果完全不燒心裡還會有點過不去。當然我們所燒的“額量”與某些人的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他們的是什麼樣的剪紙物都有,從奔馳汽車,信用卡,銀行,汽油站到各種電腦手機,可說是應有盡有,層層疊疊在一起堆起來變成一座小山,有些人相信火可以燒得越高自己的運氣就會越旺,對這一點我看就見仁見智吧。
回想以前清明亞樓(Arau)的公公婆婆的墳墓最好玩,那時母親的姐妹都會選擇同一天一起祭拜,所以大大小小加起來差不多15人。祭拜完畢後,大家都像野餐一樣席地而坐大快朵頤,一起享用祭拜物品,又吃又喝,樂融融也!
今年也是在八點半左右就離開義山,車子緩緩的駕出墳場,車後的紅土粉塵在半空中渾滾飛舞。像往年一樣,我們都會停在Bukit Pinang市鎮的同一間咖啡店用早餐,吃過早餐整個清明儀式才宣布大功告成。

掃墓,其實是一種行孝的美德,人往生49天後通常都會依據本身的業力投胎去了,所以清明的祭拜純粹是一種緬懷祖宗與親人的方式,所以千萬不要在祭拜時向往生者發願或提出任何要求,因為他們已不存在於任何空間,除非他們依然是孤魂野鬼,但我們又何曾希望自己的祖宗親人淪落為孤魂野鬼還在鬼道中遊蕩而無法超生呢?所以我們祭拜時刻要心存善念,深誠祝福往生者已投胎到一個美滿家庭與美好的居住環境,當然更美滿的是可以抵達天道,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