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16, 2017

再見


再見,我的朋友

(左二是楊祥友)

也不知什麼時候認識祥友,那天談起好像是中學時期曾經和他同班過一年,過後就不曾同班過,所以中學時期和他可說只是泛泛之交。過後,就聽說他進了國大升學,我在馬大,雖然都暫時在同一個地方念大學,但也不曾見面聯繫。

所以我真的也想不起是什麼時候開始和他聯繫,開始比較頻密碰面,聊天,我想應該是大家大學畢業之後又碰巧的回到檳城工作的時候開始的吧!我行醫七年後轉行買賣橡膠,正好他上班的工廠也應用到橡膠,雖然不曾和他做過什麼生意,但他也常常撥電來詢問關於橡膠市場走向,品質等等的事項。可能就是這樣,大家就熟稔起來,他這個人比較怠惰活動,不管回到家鄉或在檳島,通常都是我去找他或到碼頭接他見見面,或吃頓飯。

祥友其實不是一個很會暢談的人,他只專注在他有興趣的議題,尤其是國家政局,只要一提起政治,他就會顯出比較激烈的反應,他對政局的變化非常熟悉,對政治局勢格外留意,各黨的政客名字他可以如數家珍地說出來。但聊天的課題就只局限在這個範圍,對其他的課題,他就緘默了下來,很多時候都是我在說,尤其是近來這幾年,他在事業上遇到瓶頸,在公司裡涉及一些相當叫他煩惱的突發事件,儘管他至今依舊單身,但聽他稍述關於家人,我也看得出他有本身的憂慮。所以這幾年來,大家見面都是我在聽他訴苦,偶爾盡量開導他,也向他表達自己對事情的看法與意見。

直到去年一月初,朋友撥電給我告知他患上肺癌,已經是第四期,可說是到了末期階段。我聽了,心頭一楞,因為之前也沒聽他說那裡不舒服。我到醫院去探望,他其實看起來還蠻健康的,如果真的沒有去照鏡檢查,說不定自己也還蒙在鼓裡呢。祥友性格有點優柔寡斷,尤其是來到做決定的關鍵時刻,他會顯得非常拖泥帶水,所以之後對癌症的應對方式,他很拿不定主意,我們是好朋友,但畢竟也是局外人,能做的也只是表達我們本身的看法。診斷一段時間過後,他才決定接受化療,療程結束之後,病況沒有惡化但也不見任何改善,他聽取醫生的建議繼續電療,電療之後病況開始走下坡,直到今天早上,他走完了自己半個世紀的路,斷結了一切眾生緣。

回想當初一位朋友建議他什麼也不必做,應做的就是自己還想做的事,還未完成的夢,還來不及圓的願,但我們才五十歲出頭呀!自己當時也不是很贊同,可是這一刻細細追憶這一年來他所經歷過的,他所承受的,也許哪位朋友的看法也沒錯,不必醫治也可能是另一種解脫的方式,說不定會更輕安自在,更低的煎熬苦痛。

朋友,你就一路好走吧!我們也未必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但我會想念每次回家鄉或年初一晚上,我們都會出來見面的時光;我可能會自以為是的說了你幾句,或批評你一些想法與做法,請原諒我的無知與自負,在這裡我只希望你能安心的離去,離去的那一刻,你要永遠記住,這一生你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上天恩賜給你的最美好安排,至於像我這樣的朋友,你就不必惦念了,只有心無掛礙的走開,來生我們才有機會在相遇,再當一次普通好朋友,在每一年的年初一晚上,我會搖個電話給你,然後一起出來,說一些傻話,聊一些無聊的事。

我的朋友,也許多年以後我還能記得的只有這一些瑣碎的事了。

(完)

Wednesday, February 15, 2017

兒子與他的故事


我的兒子,和關於他的故事



兒子小的時候外號叫”甜糕“,因為特別 “痴粘”他的保姆和母親,她們兩只要一被他緊緊抱住就是不放,只要稍暫走開便破口大哭,兩顆大眼睛淚水汪汪,叫人又氣又疼。還好長大了,這個外號也不管用了,粘性劇減,成為第一個比姐姐先離開家人。我不懂他當時說“好啊”是否抱著什麼心態,可能覺得很好玩,越洋留學也許很有新鮮感,但我們已經把所有最壞的狀況“警告”他了,他的決定似乎也不被種種“恐嚇”而動搖,希望現在依然如此,穩如泰山,堅持到底。


他的獨立個性也可能是他爸媽的“狠心”使然,我記得他從小的“第一次”都是自己一個人去進行的,他第一天到托兒所,第一天到慈濟幼兒園,第一天上小學,我們從來都不會留下來看著他,從來都是把他帶到場地,確定一切安好之後就離開;而他也可能從小就習慣我們的“不存在”,長大之後也鮮少鬧著我們保鏢式地陪著他到處去,就算是他八歲那年第一次到Bukit Jalil參加游泳比賽,也是獨自跟著俱樂部的隊伍提前先去,我們隔一天才赴往吉隆坡去探望他。

想想,我們的“狠心”與“放心”也許給他帶來一些些好處。


他從小就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孩子,這是他的缺點,也是他的優點。缺點是他很少在意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現,考試成績,音樂考試,游泳賽績,甚至也很少跟自己的姐姐爭搶東西,很多時候就是,“你很想要嗎?就拿去咯!”。所以從小我就曾為他這種“贏輸無所謂”的態度感到懊惱,覺得人總也要有一點羞恥心,或是好勝心,但他就是在這方面欠缺一些,但現今回顧重新省思,這也可能是他的優點,就是因為如此,他的人緣不錯,幾乎每個人都對他產生好感,而他也許就能永遠維持某程度的快樂,而且我也相信這股競賽精神會慢慢的隨著他年紀的增長而被認知及學習,總有一天他會對這種兩面刃的人格拿捏的很好。

這一方面,我對他有信心。


兒子和姐姐的感情不錯,他們倆很少爭吵,一些口角免不了,但很快的就雨過天晴,而且兩人時常同睡一間房的時候,會輕聲閒聊,聊什麼也不知道,每當我們趨近他們就停止交談,還會在枕頭底下偷偷竊笑。有時抓到他們倆在說悄悄話,我就逼問說什麼,誰也不肯透露,只是小說是秘密。至今,我相信他們都好好替對方防守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但誰管得著呢,又何必在乎那些是什麼秘密呢,只要這一切能為他們倆的姐弟情保溫,伸延,我情願讓他們保密下去。

就如以上的那張照片,他們倆就這樣在草地上坐下來,日落後的霞光在遠處的群山之後消退,當時我站在不遠處拍攝日落,然後看到他們倆的背影,一個17歲,一個14歲,我在猜想他們倆有什麼共同話題可談呢?看著看著,我心中充滿絲絲輕柔的暖意,儘管他們倆都不是很標青傑出的孩子,但他們之間不值得引以為榮的真摯的姐弟情深令我感到驕傲,而且無限欣慰。


每個人都會有一點點戀物癖,我兒子也不例外。
他在三四歲的時候獲得一位朋友贈送的絨衣夾克,夾克有個小熊的圖案,領口有三枚扣鈕,是一件很普通的夾克,但不知什麼時候他總在床上一定得擁著它入睡。從小開始,兒子還有一個很耐人尋味的癖習,就是很喜歡玩鈕扣,如果抱著他,只要衣服有鈕扣,他就會不斷抓摸著鈕扣一直玩弄,喜歡玩鈕扣的孩子還是第一次遇到呢!
說回夾克,他就這樣一直保存著,晚晚一定玩弄著夾克的鈕扣入睡,三粒鈕扣結果掉了一粒,另外一粒也搖搖欲脫,鈕扣四周都破裂了,但他就是不捨得換,說丟就更不可能了。本來說好六年級畢業就換一件新的,結果還是沒換;隔了一年,那件夾克依然捲曲在他床上;直到他離家赴往奧克蘭那一刻,我們都還在猜想他會不會暗地裡塞進行李內。
十二年之後,他最後擺脫了這個戀物癖,夾克被遺棄在房間的床上,那天我握在手裡,用力擰了擰,結果切丟不掉,連妻子也沒說什麼,大家都不出聲地讓它擺放在哪兒。


兒子在讀書這一塊其實只屬中等,不會太懶但也不是超用功,智力也只是中規中矩,但他切是一個手巧之人,很多雜事他都可以輕易或用心解決,比如修理脫落的櫥門,或組裝一些從IKEA買回來的家具,他都可以按圖索驥地很有耐心的把各種單位裝配起來,在這方面,他就比老爸強得多了,也是他離開後叫我最想念的地方,我這個人就只會換燈泡,其他的什麼要修理電器水管,一律免談! 哈哈哈!


我開始覺得他長大了是在兩年前他獨自留在新加坡參加游泳訓練那件事,那是在年中假的其中一個星期,我帶他去到星加坡一起住兩天,過後他就在朋友家呆下來一個星期,和朋友的孩子一起參與游泳訓練,那是他這一生中第一次獨自離家這麼久,而且和朋友的孩子也不是很熟稔,但他還是完成了整個星期的訓練安排。有點叫人擔心的是他得獨自乘搭飛機回來,想想當時他也只有十三歲,本來想安排航空協助,但他自己說不必,我心裡想這樣也好,讓他自己闖一下機場,訓練一下他的膽量,結果他確實安然無恙地回到檳城。
回想自己13歲那年,連飛機都還不曾搭過呢!


正月二十二號他跟著我離開檳城,離開陪伴了他十四年的家人,我發現他的情緒波動都很平穩,他一貫表現著彷彿是去度假的樣子,他在那邊第一次出席游泳訓練,第一次上學登記選科目,他都叫我別等,尤其是迎新週開始的第一天,其實學校是允許家長陪伴的,我只是擔心他也許在語言溝通方面需要協助,尤其是當地人說英語不只快得像掃射機關槍一樣,那股饒舌的腔調連自己聽了要完全明白也有點吃力,但他對我說,“你可以先走吧,等會才倒回來接我。”
他就這樣自己在新學校渡過第一天,跟著老師環巡校園,聆聽匯報,上英語筆試,還和科目老師選擇了科目,看來他真的是不需要靠任何人來做決定了,包括他老爸,在我心中,也許他真的是長大了,也許我們之前對他的掛慮是多餘的,因為他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堅強,還要獨立,反正這條人生路是他自己選擇改道的,希望他真的是下定決心好好走下去。


我的兒子,尉亦,這條道路無可否認是我們開闢出來的,但你要記得要拐彎轉道的是你自己的決定,在這條陌生的道路上,你好好做一個讓自己驕傲的孩子就可以了。而我們,在這裡,會想念你,我相信你偶爾也會很想念這裡的一切,家人,朋友,同學,但你不必害怕,也勿必恐慌,大家都會在這裡祝福你,祝福你永遠安康,快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