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快不快乐,其实跟本身的生活观有很大的牵系,就是看待生活的态度很重要,对自己生活方式满足感的程度,对年龄的接受量及如何应对生老病死的议题,这一切都决定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塑造心境的状况,是否能轻安自在,或一直烦恼苦闷,其实都是源自本身的生活观。
我从以前到现在,回顾,今视和前瞻,我都觉得自己的生活观都很简单微小,没有什么胸怀大志,就是一般人的普通冀望,如念书的时候就是希望能进大学,大学毕业了就希望能找到一份安稳的事业,薪水不要太低就可;工作了就想找个老婆,也不需要是什么大美人,能谈得来就可以;结婚之后就策划生孩子,两个就够,又一男一女,更开心;至于对追求财富当然人人都想越多越好,自己也没差别,但也不会为了财富而用命去拼,四十岁之后就开始实践自己的生活观,觉得什么够了就好,运动旅游健行吃喝玩乐,也不会疯狂的去做,什么都要懂得适可而止。
最关键的还是对事业及聚富的野心,这两种追求是现代人健康与快乐的刽子手。年轻的时候生活观比较贲涨繁杂,梦想着能住有泳池的洋房,驾辆奔驰或宝马,虽然还是一些很平凡的期待,但渐渐的,生活观也逐渐缩小,反而是觉得现居的屋子太大了,收拾整理变成一种烦恼,期待的是迁入一间整千方尺的两房公寓最理想;而至于汽车,想起以前梦想的AM就可笑,现在也决定把现有的车驾到天荒地老为止,也没有再换新车的念头。我对这些物质的追求,包括财富,已经不再注入大量的心机和专注,我现在只专注于把自己的身心顾好,把父母的晚年顾好,把身边所爱的人顾好就足够了。
我常常感恩自己是幸运的,有福报的,因为来到60岁的阶段,我已决定离开职场,不再迷恋财富的累积,觉得自己所拥有的已经足够我渡过平凡的一生,也许不会奢华富贵地过活,但只要没有挥金如土,我的余生已经有了保障,也许还能享受一点点小确幸,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健行,旅行,锻炼身体,阅读写作,甚至听听歌,看看电影电视,遛遛狗。
坦白说,这是我的生活观,简单,明晰,让我感受每一天都能轻安自在地生活,尽管还没修炼到零烦恼,但至少我的烦恼都很脆弱剪短,我想这都是本身没有什么大野心大理想毫无志气的生活观所带来的一点点成果,而这种微薄的快乐也很足够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