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 巴丹,2015年的大地震留下了永恆,無可磨滅的印記。
據朋友的敘述,大皇宮的對面本來是一排多層屋頂的寺廟,從巴丹廣場對面的一座建築物的頂樓望去,一座接一座的尖頂寺廟彷彿重疊在一起,它形成的立體感充滿一種結構性的優美。
只可惜去年的一場地震,這一切都被解構了。
天搖地動之後,整排寺廟都遭殃,其中一座甚至幾乎完全坍塌,現在以鐵網圍繞封鎖,只留下地表面的基層,在兩座傷痕累累的寺廟之間留下一個歷史的空洞,一座怎樣都無法完美填補及整合的缺口。地震摧毀的不只是這一座廟,整座廣場其實都到處可見它災難性的威力。許多建築物都以粗大的木柱或鋼板頂持住,以防已被削弱的根基突然惡化而繼續倒塌,部分結構的碎裂或牆壁的裂痕,就多得無法一一說清楚了。
據當地的導遊說古時代整個盆地分成三個區縣,那就是巴丹(Patan),加滿都 (Kathmandu) 和巴塔普 (Bhaktapur)。每一個區縣都由各別的王族來管治,所以這三個地點都擁有自己的Durbar Square, Durbar 簡單來說就是皇宮的意思,而皇宮的範圍內必定會有寺廟,廣場,國會大堂等等,而這些建築物都以圍牆與城門圍欄起來,變成一個巨大的定居。
外國遊客進入巴丹廣場須付1000盧比,大約10美金左右。坦白說相對以這景點的規模來說,10美金是有點偏高。但尼泊爾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旅遊業,加上這些入門票也可以協助他們地震之後的重建工程,修復旅遊區及家園,所以貴一些也就無所謂了。當然也不得不想起導遊所說的貪污舞弊,據說非常猖狂,但這個又是另外一個課題了。
尼泊爾的皇宮與寺廟大多數都以木質材料建築的,所以這些建築物的許多大門旁門,窗口的框架,柱子,橫梁,甚至一些牆面都雕刻了許多圖案與形紋,比較普遍的是花卉的描繪。它的雕工之細膩與精緻可說是難以比匹,有些木雕作品的繁密 及複雜的程度叫人看了嘆為觀止,幾乎可以巧奪天工來形容,可說是充分展現了尼泊爾人工藝的雕琢精華。
這些雕刻藝工還是大有人在,只是越來越多都已經淪落成生產大量旅遊紀念品的工匠,為了多產而品質擺在其次,許多手工藝品一看就知道雕工粗糙,設計簡單,都是衝著遊客的喜好而來的。
失落的高素質手藝,多多少少也反映了漸漸失去淳樸善良本質的尼泊爾人。
Friday, December 29, 2017
Wednesday, December 27, 2017
2016尼泊爾健行手記:加滿都 (Katmandu)
時間滯留的都市
要如何精簡地描速加滿都呢?
落後,其實也不是最佳的形容詞,可能“淺擱在時間滯緩的流速中”會比較貼切。在這樣的一座城市,你可以瞥見提供高速上網的電訊公司,但在旅館內總是無法銜接互聯網,就算接上了也是走走停停,類似這種需要接受耐心磨練的苦差,在這裡需要練習,不斷練習,然後習慣。
加滿都,是一座被時間的流沙囹囚的城市。
來到加滿都的第一個印象就彷彿回到一座80年代的城市,多數的馬路都不寬,也很難看見高過十層樓的建築物,更不會看見任何高架公路。在馬路上穿行的大多數都是沒有冷氣設備的巴士或小貨車,私家車的款式都比較舊式的,比較族新的豐田都很難看到,奔馳寶馬就更不見踪影了。
總之,加滿都是一座你有錢也買不到LV包包的城市。
其實整座加滿都盆地的人口相當稠密,她負載著四百萬的人口,所以水泥磚屋都建得非常緊密,很典型的瘦短但至少都有四五層的高度,屋子與屋子之間的距離非常狹窄,幾乎是到達鱗次櫛比的狀況了。因此市內的道路,除了主要公路比較寬敞,其他的分叉穿行的街巷都被縮小了,可說是羊腸小徑的寬度,充塞著舊款的汽車,狂噴黑煙的巴士;還有就是四處亂竄的機車與腳踏車,加上許多道路依然未 鋪上柏油,交通工具排放出來的廢氣,泥沙路被輪胎滾過飛起的灰塵,把這座盆地地勢的都成構成一個龐巨的蓄塵池。
塵埃,永久地封鎖著加滿都,但又遺失了鎖匙,她就變成一座被煙氣及塵土掩埋浸沒的的都市,一座落後切又 被過度發展的危機步步逼近的地方。
我們下榻的旅館坐落在Thamel區,是當地人公認的旅遊區,所以是遊客的熱門地點。這裡的商店非常集中,許多建築物以前都是古老的住宅,現在都改裝成店鋪或小型酒店。這裡的商機對象都是遊客,本地人很少來這裡遊逛,所以商品種類亦趨向與旅遊活動有關聯或工藝紀念品,尤其是毛紗紡織品,銅雕與畫作,其中以Thanka最為普遍。尼泊爾人和印度人一樣,熱愛鮮豔刺眼的色澤,所以整條街道都可看見繽紛燦爛的彩色演出。這裡不是色盲的人可以承受得起的地方,因為沒有人無法不被顏彩艷麗的種種物品所吸引,感動,甚至震撼。
在這裡,加滿都的任何一條商業街道或中心,狂野至近乎放蕩的顏色天天為視覺舉辦一場最豐美華麗的饗宴。
(完)
要如何精簡地描速加滿都呢?
落後,其實也不是最佳的形容詞,可能“淺擱在時間滯緩的流速中”會比較貼切。在這樣的一座城市,你可以瞥見提供高速上網的電訊公司,但在旅館內總是無法銜接互聯網,就算接上了也是走走停停,類似這種需要接受耐心磨練的苦差,在這裡需要練習,不斷練習,然後習慣。
加滿都,是一座被時間的流沙囹囚的城市。
來到加滿都的第一個印象就彷彿回到一座80年代的城市,多數的馬路都不寬,也很難看見高過十層樓的建築物,更不會看見任何高架公路。在馬路上穿行的大多數都是沒有冷氣設備的巴士或小貨車,私家車的款式都比較舊式的,比較族新的豐田都很難看到,奔馳寶馬就更不見踪影了。
總之,加滿都是一座你有錢也買不到LV包包的城市。
其實整座加滿都盆地的人口相當稠密,她負載著四百萬的人口,所以水泥磚屋都建得非常緊密,很典型的瘦短但至少都有四五層的高度,屋子與屋子之間的距離非常狹窄,幾乎是到達鱗次櫛比的狀況了。因此市內的道路,除了主要公路比較寬敞,其他的分叉穿行的街巷都被縮小了,可說是羊腸小徑的寬度,充塞著舊款的汽車,狂噴黑煙的巴士;還有就是四處亂竄的機車與腳踏車,加上許多道路依然未 鋪上柏油,交通工具排放出來的廢氣,泥沙路被輪胎滾過飛起的灰塵,把這座盆地地勢的都成構成一個龐巨的蓄塵池。
塵埃,永久地封鎖著加滿都,但又遺失了鎖匙,她就變成一座被煙氣及塵土掩埋浸沒的的都市,一座落後切又 被過度發展的危機步步逼近的地方。
我們下榻的旅館坐落在Thamel區,是當地人公認的旅遊區,所以是遊客的熱門地點。這裡的商店非常集中,許多建築物以前都是古老的住宅,現在都改裝成店鋪或小型酒店。這裡的商機對象都是遊客,本地人很少來這裡遊逛,所以商品種類亦趨向與旅遊活動有關聯或工藝紀念品,尤其是毛紗紡織品,銅雕與畫作,其中以Thanka最為普遍。尼泊爾人和印度人一樣,熱愛鮮豔刺眼的色澤,所以整條街道都可看見繽紛燦爛的彩色演出。這裡不是色盲的人可以承受得起的地方,因為沒有人無法不被顏彩艷麗的種種物品所吸引,感動,甚至震撼。
在這裡,加滿都的任何一條商業街道或中心,狂野至近乎放蕩的顏色天天為視覺舉辦一場最豐美華麗的饗宴。
(完)
Sunday, June 18, 2017
Friday, April 21, 2017
東海岸3號公路之旅 - 5
Bukit Keluang, Terengganu
在這次東海岸之旅之前,我已經去過登嘉樓好幾次了,但都不曾聽過這個地方。這次是因為有一次在Google Map隨意點擊Kuala Besut,就這樣的瀏覽到Bukit Keluang的照片。起初真的無法相信這樣的風景是在馬來西亞拍攝的,還以為是誰把挪威或紐西蘭的海角山壁照片錯誤下載到這個地方。後來又詢查求證了一下,果然是真的坐落在登嘉樓,與Kuala Besut為鄰。外甥也其實找到了這個地點,所以我們就把它認定為其中一個必遊景點。
我們在下午5點左右就抵達了這個小山腳下的渡假屋, Bukit Keluang Beach Resort,它是一座蠻舊的渡假村,選擇它最主要是Bukit Keluang山腳只是幾步之勞就可以抵達,我和外甥已經決定明早登山,所以下榻這裡非常方便。
這座渡假村後面其實就是Bukit Keluang海灘,我們傍晚的時候駕車過去,發現人潮太多,連想泊車也一位難尋,所以就往另一個方向駕去。到了盡頭,車子停在另一座面積較小的海灘,離岸外不遠是一座小島,Pulau Bubus。我們走下去沙灘,發現這裡的大小岩石非常特別,它的顏色七彩繽紛,堆積在沙灘上。我們沿著沙灘往左邊走,到了尾端之處發現一座山洞,洞內切匿藏着到處亂飛的蝙蝠,難怪這個地點被命名為Bukit Keluang 或蝙蝠山。
東海岸的光線污染可能超低,所以我們在晚上返回這個沙灘時,一抬頭就很是驚訝地看到滿天繁星點點,彷彿掛滿亮燈的千萬枚燈泡。那種密度雖然比不上蒙古的夜晚天籟,但也叫我們這些城市人看了深感震撼,雀躍不已。
隔天一早大約5點半左右,我們便摸黑離開度假屋走到Bukit Keluang山腳下的登山入口。當時只有我們兩人開始攀爬,周遭黑漆漆一片,所以只好打開手機的手電筒照亮前方,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上爬。由於攀爬在山路上,崎嶇不平的地勢,加上樹根在地上盤纏糾結,我們都格外小心地跨開每一步。大約45分鐘之後,在黑漆中我們來到一座山頂,靠著看過的照片的一些印象,發覺那個山頂好像並非爬山者取景的地點。但當我們繼續走下去的時候,發現山路切往下伸延,好像已經開始下山了。其實在那個山頂附近有一片山崖旁的空地,那時曙光微微照耀天邊,我們發現那兒的景色宜人,遠處的地勢也非常宏偉,就這樣決定不再往下走,兩個人便坐在山崖旁等待日出。
漸漸的,曦光在天邊迸裂,周遭也一分一寸地明亮起來。從那個狹窄的地點,我們環顧四周,天邊遠處在浩瀚的海洋上有一兩座小島,其中一座應該是Pulau Perhentian。山崖下是漂亮的海岸線,向前方看去就是另一座山峰,我們猜想那裡應該是照片所看到的地方。把視線放遠一點,就可看到半邊Pulau Bubus,更遠的地方有一座伸出大海的海角,這些重疊的山島地形並排下去,組構成一幅高山峭壁的魁偉美景。
七點半左右,一些爬山客經過我們駐留的地點,詢問之下,果然照片中的山頂就在眼前。原來Bukit Keluang 由兩座山頂組成,我們攀爬上來的是其中一座,之後就得往下走到山腰,然後再攀爬上去。那個地方建了一座休息亭,可以歇息的空地也比較寬敞,所以很多爬山客都是從另一邊的山腳下爬上來,距離比較近,而且山路也沒有那麼陡斜。但是這裡的景色只是一般,少了一座山頭,海外也看不到什麼浮島,所以回想起來,我們錯誤的停留也是一種美好的運氣,因為在哪兒取景其實更優美動人。
(完)
Thursday, April 6, 2017
我的外甥-YL
追夢男孩
我的外甥, YL, 是李家的長孫,二十二年前是姐姐經過三波四折之後生下的第一個兒子。YL的誕生當然讓我們舉家歡騰,尤其是公公婆婆,更是積寵地疼愛,成為大家所謂的金孫。
但還好,他沒有被公公婆婆護養長大,只是姐姐也是賢妻良母一名,對他不至於溺寵但也是有點過愛。這也可能是姐姐的性格關係,從小就呵護備至,什麼事都攬過來替他們做,喝完的杯,吃完的碗碟,到現在還要替們清洗。
YL小時候雙眼圓大,臉蛋可愛,很會笑但也很會哭,但還算非常淘氣。他從小就很會讀書,每次考試都是AA聲,從UPSR到PMR到SPM,科科都是A,成績單上從來沒有B。姐姐自己是老師,所以可能是教育有方,從小就讓他上各科補習與其他課外活動。就這樣的發掘了他的繪畫天份,也點燃了他對影像的藝術細胞。後來多虧他母親的暗中扶持,幫他買了第一架全框的Sony攝影機,他就這樣無師自通地嘗試,學習,終於走上這條不歸路。
擁有了這架攝影機,他的夢如虎添翼的開始起飛,在2015年他的努力終於圓了美滿的圈,他開始獲獎,大大小小的攝影獎。當然最叫人難忘是那張我老家後巷的星空,夜色與那些出沒神秘的貓,贏得了Sony全球攝影比賽青年組冠軍。他開始建立了自己的名氣,夢,乘風翱翔,而他也決定了升學的路。對一個全A生,他選擇的路是不符邏輯的,但他很清楚的看見那條路,他的心已決,沒有第二種選擇。他當然明白要求他父母投資讓他踏上那條路是不智之舉,所以他在高二那年死拼活拼,死啃活啃一年的書,最後在各種因緣的和合之下,他獲得了獎學金讓他啟程,跨步朝往夢想的方向,之後一切就是歷史了。
四年很快的就要過去了,轉眼間,我的外甥, YL已長成一個大孩子,因為經過這幾天東海岸的駕駛遊,經過這幾天的相處,交談,原來他還是一個孩子氣盎然的大孩子。我觀察著他,我不得不佩服他對那個夢的熱誠彷彿沒有絲毫退燒,減熱,那是多麼的不容易啊!我看過太多無法對某種東西維持熱衷的孩子,三年,五年,許多人都會來到冷切期,而且再也無法炙熱起來。但他沒有,就快畢業了,最初的夢應該是握在掌心裡了,但他的另一個夢已經明明晰晰的在天邊浮現,而他也已經清清楚楚的洞悉要如何朝著那個方向走去。
人生的方向,如果是認清了,我看沒有任何東西會錯到哪裡去了。儘管未來的路未必會一帆風順,挫折的磨練肯定會來到,但我相信他也心有戒備,當然未來還是需要處處虛心學習,一山還有一山高,天外有天,畢竟他才剛剛抵達山麓,抬頭遙望可能還瞥不見頂峰呢!
(完)
Wednesday, April 5, 2017
東海岸3号公路之旅 - 4
Pantai Senok
不去PCB,那就去外甥的朋友推荐的Pantai Senok, 她坐落在Bachok县,离Kota Bharu也只是差不多30 分钟左右,朋友提示那個海邊有美麗的樹可以拍攝。起初我們都以為是一顆長得宏偉漂亮的大樹可以拍,攝影人常常都在尋找可以拍攝的焦點。
當車子轉入近靠海灘的小路時,遠遠就看到一排高聳的松樹,藍色的海洋就匿藏在整排松樹之後。當我們從車子走出來時,才知道佇立在眼前的松樹不只一排,而是好幾排,整整齊齊地鱗次櫛比排列下去。整個沙灘有兩大塊松樹林,據說是六年前這些松樹是由吉蘭丹森林局栽種的,多年之後松樹迅速長高,一棵又一棵地親密依偎在一起,尖細的針葉匯合成一片巨大的陰翳,掉落地上的枯黃針葉重疊成一張厚實的地毯,坐在樹下的地毯上休息,聊天或野餐,無論在任何時段都不會被曝曬。因此我們抵達這個海灘時正是向午時刻,烈日高掛藍空,但這些松樹下切到處可見休閒的遊客,或是來拍拖的對對情侶,由於松樹幹猶如並排的柱子,這也提供了隱秘的私人空間。
由於這個地點恰似韓國Nami島的樹林美景,所以這幾年來在網上爆紅,本地人不斷來到遊玩,遊客多了,那遺棄下來的垃圾量也隨著增高。所以在這裡風景實在綺麗無比,但各種各樣的垃圾到處可見,甚至還有發臭腐爛的廚餘,放眼望去,不禁叫人感到惋惜。
Tuesday, April 4, 2017
東海岸3號公路之旅 - 3
Siti Khadijah 市場
進入Kota Bharu之後就塞在車龍里,也不知是什麼原因,就是一直塞塞塞,很難想像東海岸的一座小型城市也會塞成這個樣子,看來馬來西亞的車輛實在太多了。就這樣的停停走走了將近45分鐘,Google Map終於說:你的目的地到了。當時只看到一座大廈的泊車場入口,也不做二想就轉了進去,結果一看就驚嚇一跳,眼前的車道竟然是那麼陡峭,原來是一攀就是兩層樓的高度,看來這個建築師替發展商省了不少錢吧!
把車停好,乘電梯下到底樓才知道Siti Khadijah市場坐落在對面,還好我們已把車泊在樓上,因為市場前面的馬路塞得一洩不通,路邊都停滿了車子,根本沒有車位。我們就越過馬路來到這座每個攝影師來到Kota Bharu必遊的地點。當時已經是中午一點左右,但是前來市場的顧客依然川流不息,可見這是一座對Kota Bharu人民頗受歡迎的大眾市場。
Siti Khadijah 市場只有一座主要的建築物,建築物外圍售賣的都是玩具與塑料類的物品;走入建築物內,裡邊是所謂的濡濕市場,就是售賣魚類,肉類和菜類,當然也有罐頭,香料等等。所以這裡可說是攝影人的熱門拍攝地點,因為這裡充斥著各種鮮豔顏色的視覺饗宴,那些玲瑯滿目的果菜,還有其他包裝產品,一攤一攤地並排列位。售賣者多數是巫族婦女,個個穿著顏色繽紛的傳統長裙,這一切所組構成的景象是那麼叫人耀眼炫目。
走上第一樓都是售賣乾料食品,第二樓就是服裝布料,所以每一層樓皆售賣某種類的貨品,這讓顧客很輕易的可以找到他們想買的物品。第二層也是攝影的最佳地點,這是因為你可以靠著中央的多角形圍欄邊往下拍攝,從上拍攝鳥瞰角度的照片,角度效果非常優美。
Siti Khadijah 市場不只是本地人或遊客的購買場地,也是許多攝影人喜歡探訪的地方。
Thursday, March 30, 2017
東海岸3號公路之旅 - 2.
湖畔秋色
來到天蒙俄湖(Temenggor Lake)的時候,早晨已過,太陽停泊在遠處的山頭。
我們拐進Belum Eco Resort, 本來以為還可以在這間渡假村的咖啡館喝杯咖啡或什麼的,結果停了車,走進去才知道餐館還沒啟業,所以只好和YL到處走馬看花,也隨手拍拍照片。天蒙俄湖不是天然湖,她是在六十年代被開闢及建灌的人造湖,供於發電用途,也同時清滅當時依然匿藏在深山內的共產黨份子。水源來自霹靂河,它淹沒了整個霹靂河上流的山谷,現今的盤頂島(Banding Island)其實是一座下半身被淹覆的山頭。
其實哪兒的湖光山色並非絕美,因為群山不夠巨高,湖水也不夠靛綠,但深深吸引我的是湖畔的樹林因正置旱季而開始凋葉,所以在蓊鬱翠綠的樹叢中,一些樹葉開始轉黃,甚至變紅,從遠處觀望,那些金黃或紫紅的枝葉斑駁地點綴在一片綠意中,看去顯得特別搶眼,也呈現了熱帶國度的一種淡淡秋色。
Tuesday, March 28, 2017
東海岸3號公路之旅 - 1.
清晨的驚遇
進入東西大道的時候,天色依然昏暗,交通流量頗低,所以在蜿蜒如蛇移動的公路上,來往的車輛疏緩。我們心情豁朗,一個旅程的啟程總是叫人感覺無比喜悅,一種甘甜的氣息在空中飄離。我們一邊閒聊,一邊握著駕駛盤注意前方,東西大道的路況與險境眾人皆知,所以不可懈怠。
過了半個小時左右,天也開始發亮,車子轉過一彎又一彎,高聳的群山與茂密的熱帶雨林在兩旁伸延開屏,景色優美但也沒有美得值得停下車來拍攝。然後,車子塞在一陣車龍之間,前頭是一輛卡車,行駛緩慢,後面也緊跟著幾輛汽車。在然後,我跟著轉彎的路前進,就在我們最始料不及的那一刻,一座接近完美三角形的巨山映躍入眼簾,我瞥見了一眼,心頭一震,但很可惜的路又回直,那一幕滑了過去。
畫面向後閃失了,但短短幾秒的景色切烙印在腦海裡,至今無法磨滅 - 一座恰似ET電影內的詭魅的高山,半山腰瀰漫著濃稠的晨霧,山頂被飄移的雲絮籠罩,旭日的曦光渲染了雲絮的邊緣,光暗在清晨的天色裡交接起舞 - 那是怎樣的一幅難以令人置信的景色,即迷離即瑰麗,匯構成一種每一個攝影人苦苦追索,苦苦預待的攝影主題。
最終。我們還是在一個比較筆直的馬路旁邊停下來,眼前的風景依然壯觀,那座巨山在左邊宏偉匍匐擎起,右邊是波浪翻滾的群山,蜿蜒彎曲的公路就在其間穿梭切透。那個時刻,太陽正掙扎升起,低沉的雲層繼續悠閒飄過山頭,燦麗的陽光穿過雲層迸射過來,天色已經漸漸化亮,蔚藍的蒼穹開啟美麗的一天。
Tuesday, March 21, 2017
Subscribe to:
Posts (Atom)